


近日,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通用标准》(以下简称《通标》)编制大纲审查会,部公路局陶汉祥副局长、张慧彧一级调研员、张冬青一级调研员和我院李健副院长出席会议,陶汉祥副局长对《通标》的编制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。
陶汉祥副局长指出,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安全工作,已经采取自然灾害承灾体普查、设计回溯、安全韧性提升和监测预警等措施积极推进公路安全和高质量发展,本标准要做好与其他相关标准的衔接和协调工作。他强调,在标准的编制上,要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原则,体现公路建、管、养、运一体化理念,做到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顺畅过渡;要拓展交通安全设施的概念,做到智慧运营与传统设施相结合;要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,对安全隐患做到主动预防和干预;要吸收借鉴铁路、住建等行业的做法,提高交通安全设施的韧性水平。
会上,来自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、交通运输部、公安部交管局、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、同济大学等单位的13位专家组成专家组,听取了主编单位的汇报,对《通标》编制大纲进行了讨论,一致认为《通标》工作大纲部分工作基础充分、指导思想正确、内容比较全面、人员组成与进度安排基本合理、实施方案可行;编写大纲部分对标准的定位较为清晰,适用范围恰当、章节结构较为合理。由于《通标》为首次编制,专家建议对现有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款进行系统梳理,并据此进一步优化调研内容。
下一阶段,《通标》编写组将根据专家意见,对《通标》编制大纲进行修改和完善,完成大纲报送,并尽快开展调研、征求意见稿编制等后续工作。
《通标》为交通运输部“1+6”公路工程强制性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编单位为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。参加单位包括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、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、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建设管理、养护运营、科研设计、施工监理单位。